惦記著波提切利和拉斐爾,天剛亮就起來了,匆匆在樓下的小餐廳里拿上面包酸奶,坐了“的士”直奔烏菲茲美術館。
到達美術館還不夠七點,眼前卻又已排了長長的一隊人龍。十一點的火車去羅馬,如果八點半前能進去的話,還可以有一個半小時的觀賞時間,應該來得及看看仰慕已久的《維納斯的誕生》和《悲傷的圣母》。
人龍移動得極度緩慢,后來才知道是一批批放行的,每進去一批約20人后要等好大一會才輪到下一批。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學生哥,邊排隊邊拿著本美術館的介紹起勁地看,背囊里還裝著礦泉水和面包,看樣子他打算在里面非呆到閉館不可了,象他這樣帶水和面包的學生人龍中還挺不少,都帶著滿臉膜拜文藝復興藝術殿堂的虔誠。
第三批人進去時已到了八點半,再不能進去我就沒時間了,焦急地點了一下前面的人數(shù),我剛好介于可進可不進之間,上帝保佑!又開始圈人放行了,那個胖胖的管理員肥手一指就把我圈了進去。
Good luck!
烏菲茲美術館是1560年按佛羅倫薩的實際統(tǒng)治者美第奇家族的柯西摩一世旨意建造的,最初用來作為佛羅倫薩公國政務廳辦公室。辦公室在意大利語中發(fā)音為烏菲茲(Uffizi一英語的Office),于是這便成了這座美術館后來的名稱。它位于維琪奧宮和阿爾諾河之間,它實際上是平行的兩棟狹長的3層樓建筑,中間以走廊連接,整棟建筑呈現(xiàn)出獨特的“U”字形。
1765年美術館正式對外開放,展出美第奇家族所有的藝術收藏,包括繪畫、雕塑等。目前主要展廳位于第二層和第三層,共設45個,第二層主要展出的是素描和版畫,第三層則主要展出不同派別的畫作,其中第15、25、26室分別珍藏著達·芬奇、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作品。
時間不多,根據(jù)旅游書的介紹和工作人員的指引,我飛快地略過二樓長廊兩旁林立的雕塑,直奔三樓波提切利和拉斐爾的展廳。
因為沒有預約無法觀賞《最后的晚餐》,這還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觀賞世界名畫。面對美的真身的那種震撼,從視覺接觸的那一剎那開始,遍布全身,滲透進每一寸肌膚。
盡管維納斯的形象已經(jīng)爛熟于心,《春》和《維納斯的誕生》的印刷品也已看過無數(shù),但當真的站在夢中渴望了無數(shù)回的真跡面前,醍醐灌頂?shù)乃肿砣宰屛颐允А?/p>
眼前的維納斯,有點憂郁,有點惆悵,她無限嬌柔地站在象征她誕生之源的貝殼上,海風輕拂,舞動起金色的長發(fā),微微遮擋住她潔白無瑕的身軀。人們從畫面中無法猜透,這位愛與美的女神,此時此刻在想什么,她的眼神是那樣迷離,不知道在凝望什么地方,注視什么人,那是一個不可知的世界,無人能及。
《維納斯的誕生》是波提切利為美第奇家族的其中一位成員畫的,當美第奇家族倒臺并被趕出佛羅倫薩后,波提切利也因為失去庇護人而很快被世人遺忘。他的晚年貧困潦倒,最終在孤獨寂寞中死去。直到19世紀末期,人們才重新發(fā)現(xiàn)了這位大師,波提切利這才重新回到人們的記憶里。也許畫家當初創(chuàng)作維納斯的時候,也并不能預料自己一生的命運,也因無法捉摸的命運而產(chǎn)生深深的困惑吧。天意弄人,面對時序女神和全世界的迎接,縱然是女神,也無暇顧及,也因命運安排的不可知而迷茫。
帶著一顆遺失的心,無意識地 “掃描”一下其他畫作,十點了,我不敢再停留,飛也似地跑到街上攔的士。這才知道歐洲的的士是完全按照的士站上落客人的,不得已,又連問好幾個人,找到最近的的士站,謝天謝地,等了一會終于有車了。飛駛到酒店,LG已經(jīng)收拾好行李等待已久,于是又立刻趕往火車站,剛剛趕上11點去羅馬的火車。
羅馬,意大利之行最后一個目的地。
照例是乘坐EURO STAR 的火車,從佛羅倫薩到羅馬車程約1小時40分鐘,打個盹就到了。酒店也是EURO STAR旗下的,EURO STAR International Palace Rome,就在中央車站附近,房間很小,類似于連鎖的商務型酒店,不過很干凈,上網(wǎng)什么的也方便。LG一頭鉆進商務中心上網(wǎng)騰不出時間吃午餐,我便一個人跑到酒店的小餐廳隨便吃了點面包奶茶兼給老公打包。好不容易等他弄完已經(jīng)下午四點了,羅馬我想去的景點有一大堆,什么梵蒂岡、斗獸場等等,但我們的停留時間只有一天半,趕緊抓緊時間先出去兜兜風。
中央車站有許多游覽車,各條線都有,幾乎覆蓋所有景點,可以買兩天的通票,到了景點下車,玩完后再乘坐同一線路的車繼續(xù)游覽。我們選擇了雙層敞蓬旅游巴士,車上還配耳機,可聽到英語和意大利語的旅游解說。
這是我在歐洲首次乘坐公共汽車,坐在高高的二層敞蓬欣賞異國他鄉(xiāng)的風情果然別具特色,一路看慣了的城市廣場、教堂和各種歷史悠久的古老建筑物都因了視覺的變化呈現(xiàn)出另一番韻味。
費勁地聽了一會車上的解說,往往是顧著聽忘了看,或者是顧著看忘了聽,顧此失彼,干脆摘下耳機,用心感受這座據(jù)說公元前2000多年就已有人居住的“永恒之城”。
汽車兜兜轉轉半個多小時,古羅馬斗獸場的殘桓斷瓦就出現(xiàn)在眼前。原以為斗獸場在郊外,周圍衰草凄凄,荒涼敗落,沒想到這竟是繁華熱鬧的處所,古老的斗售場因了周圍鼎沸的人聲、車聲,少了許多失落的孤寂,也沒了原有頹廢的悲壯。
斜陽正艷,斗獸場沐浴在一片霞光中,我們急匆匆跑向入口,卻被告知已停止售票。遠望進去,看到的只不過是些殘缺不全的看臺。這座上下四層的建筑每次可容納5——8萬人在此觀賞殘暴的殺戮,現(xiàn)在還仿佛能聽見當年震耳欲聾的吶喊,還有痛徹心肺的嚎叫。人與獸的撕殺持續(xù)了300多年,沒有誰贏得最后的勝利,留下的只是千古風流,任人評說。
|